研究、评估与咨询
“有温度,有厚度”——建邺区2018年妇女儿童“微创投”项目交流评估暨2019年项目发布会
2019-07-12
2019年3月26日,建邺区2018年妇女儿童工作“微创投”项目交流评估暨2019年项目发布会在建邺区政府301会议室举行。建邺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夏晓燕、区民政局代表、区妇联代表以及全区各街道妇联主席、妇联干部、2018年“微创投”项目承接单位代表、2019年“微创投”项目入选单位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贺晓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系主任王晓焘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系主任童宗斌教授作为专业评委进行打分点评。
2018年是建邺区妇联开展妇女儿童“微创投”项目的第六年,项目由建邺区民政局、建邺区妇联(区妇儿工委办)共同出资100万元,19家来自区内外的女性社会组织共23个项目入围,服务覆盖全区6个街道18个社区,是历年项目数量和项目总资金最多的一年。全年共开展服务774场,服务惠及全区15084位居民,实现了以小项目撬动社会大力量的目标任务。
作为2018年“微创投”项目的督导方代表,南京建邺励行社会工作事务所任莎莎对2018年项目监测评估与督导工作进行了汇报。
相较于2015-2017年,2018年“微创投”项目有三个特点,一是项目团队成员更加专业、项目服务内容更加专业、项目服务方法更加专业;二是项目更加注重服务的产出;三是项目服务记录较为详实。
在建邺区妇联的支持下,针对负责实施2018年“微创投”项目的女性社会组织,还开展了思想政治引领、项目审核把关、监测评估与督导、接地气的培训、持续性的推广等服务,并围绕“制度、资源、资金”三个词语对新一年的项目提出了建议。
当天,来自建邺区蒙正公益家庭服务中心、建邺区守护稚翼家庭服务中心、南京莫之愁公益服务中心、建邺区喇叭花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建邺区伍大姐普法工作室、建邺区大爱之家公益发展中心的8位项目负责人,汇报了一年以来项目服务的开展情况。
各项目均能按计划推进实施,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特色凸显,团队建设与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得到了居民以及社区的肯定。
经过现场专家评审以及2018年实地评估中第三方督导机构和社区妇联的打分、项目网络投票的成绩,最终评选出了建邺区2018年妇女儿童“微创投”项目一、二、三等奖。
“项目成效大于投入,每个项目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贺晓星教授点评道,同时也期待在2019年,各项目承接方在项目设计上能够更加个性化、更具创新性,在项目服务成果反馈上考虑更多的方式,在项目持续性上思考怎么做深服务。
王晓焘教授表示,“微创投”项目进入了制度化运作的过程,且项目都有一定的专业性,从理论角度讲,建议项目应注重项目预评估、项目过程评估、项目整体评估工作。
童宗斌教授肯定了承接项目的女性社会组织的成长,同时建议要注重资源链接工作,既要通过资源链接,将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转介出去,也要通过资源链接,考虑如何将项目稳定地实施下去。
会上还进行了2019年“微创投”项目发布和签约。
2019年区妇联共收到40份项目申报书,经街道社区意见征询、建邺区妇联初审、高校专家评审、网络立项公示等环节,最终11个项目入围2019年妇女儿童工作“微创投”项目。
区妇联主席彭卫芳、莫愁湖街道妇联主席颜艳、南京市建邺区君荷礼韵文化服务中心、南京市建邺区朝阳公益服务中心一起上台签订了三方协议。
“建邺区妇联‘微创投’项目,是有温度、有厚度的项目”,会议最后,夏区长对社会组织提出了几点期待:一是强化学习,提升社会组织学习力,要主动研究新政策、法律体系,让项目有更系统的政策支撑;二是强调创新,建立“微创投”项目的服务联盟,整合项目品牌、机构品牌;三是做好资源整合,用“政策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的理念来做好项目服务。
项目获奖名单
一等奖(1个)
南京建邺蒙正公益家庭服务中心:陪孩子过我们的节日(落地江心洲街道洲岛家园社区)
二等奖(2个)
南京市建邺区守护稚翼家庭服务中心:“蒲公英”——书香妈妈培养项目(落地建邺区)
南京市建邺区守护稚翼家庭服务中心:“心灵守望”重病家庭心理关爱项目(落地兴隆街道积善社区)
三等奖(5个)
南京建邺喇叭花关爱儿童服务中心:“爱的智慧”——残疾儿童人家庭和谐与发展公益帮扶项目(落地莫愁湖街道茶亭社区)
南京市莫之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邺区婚姻登记处婚姻辅导项目(落地建邺区婚姻登记处)
南京建邺蒙正公益家庭服务中心:陪孩子唱最美诗歌(落地南苑街道吉庆社区)
南京大爱之家公益发展中心:妈妈的味道(落地南苑街道兴达社区)
南京市建邺区中城社区伍大姐普法工作室:天平文化巾帼志愿行动(落地沙洲街道中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