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服务
【微创投】走进剧院看大戏 环卫工开心得像过节
2016-08-23
环卫工是城市的美容师,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现代快报欢乐社区行联合淮海路社区、南京星火公益发展中心一起,邀请300多位环卫工,走进江南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不仅为他们准备了一场优秀青年演员锡剧折子戏专场,还给环卫工准备了“清凉礼包”。
炎炎夏日,现代快报在此呼吁,请沿街商铺奉献爱心,给环卫工设个“清凉驿站”,让他们热了累了时进去续杯水、歇歇脚。我们还希望大家不要乱扔垃圾,这是对环卫工最大的尊重和关爱。
精心准备几个月,第一次公演献给环卫工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办公室主任孙国强介绍,把大戏里最经典的一场戏、一个小故事拿出来,就叫一折戏,“今晚一共是5折戏,5个独立的故事。”
孙国强说,折子戏简单明了,也是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看家戏种,“这5个故事分别是拔兰花、庵堂相会、秋香送茶、探病得子、游庵定情,主要反映农村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婚姻枷锁,追求幸福的主题”。
参加演出的都是锡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汤达是国家一级演员,汤达扮相俊秀,嗓音优美,表演细腻,在很多大戏里都担当主演。演员张远鸿、孔珍也是锡剧团的佼佼者。蒋静怡等4名演员是江苏省戏剧学校戏剧班的学员,是锡剧接班人,这次也一起登台表演。
当晚的5场折子戏,演员们已经准备两三个月,也是第一次公开演出。第一次表演就献给环卫工,演员们感到非常荣幸,“环卫工是我们非常尊敬的人。我们有义务为他们做一些实事,让他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孙国强说。
第一次带女儿看戏,母女俩开心得像过节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活动当天,建邺区环卫工刘雪燕把女儿一同带来了。刘雪燕是河南人,在建邺区电站村做了11年保洁员。她的老公也是保洁员,两人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这么多年从没带女儿看过电影听过戏。
“今天难得有机会,我就把她带来开开眼界。”刘雪燕担心迟到,下午4点钟就做好晚饭,吃完后就带着女儿赶到江南剧院。11岁的女儿心情非常好,她在剧院大厅溜达一大圈,眼睛笑成两道弯。她说,听到要来看戏的消息,她和妈妈感觉像过节一样开心。
“机会难得,我们推荐的保洁员都是任劳任怨的模范保洁员。”电站村社区主任说,刘雪燕还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人。一天,刘雪燕保洁时,捡到一个包,里面有一部苹果手机、几张银行卡和3万元现金,她在路边等了2个多小时,无人认领,她四处打听,才找到失主,并婉言谢绝酬谢。“不是自己的东西,拿了也烫手。做点好事,我从来没想到要回报”。在她的影响下,孩子捡到钱也交给老师。
妻子主动看车棚,让他带其他保洁员来看戏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何元新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拔兰花》,他小时候在家门口就听过,这次重温感觉特别亲切。
“可惜,我老婆没能来。”何元新说,他和妻子不仅做保洁员,还在蓓蕾社区看车棚。当天晚上,妻子主动揽下看车棚的重任,把看戏的机会让给了他。来南京19年了,他还是头一次进剧院。何元新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他负责把莫愁湖街道其他十名模范保洁员一并组织来看戏。
何元新是热心人,家住建邺区迎宾村二楼的刘秀英老人股骨颈坏死,老人住院期间,何元新每天送饭、拿药。刘秀英的老伴5年前瘫痪坐轮椅,每次住院都是何元新背上背下,从不叫苦叫累。
小区还有一名居民患尿毒症,每周3次血透,何元新连续3年帮忙抬轮椅上下楼,随叫随到。谁家厕所有故障,污水堵塞,自来水龙头坏了,他有求必应。何元新是居民心目中最美的南京人。
“当年,是社区收留了毫无技能的我,让我们一家住在社区,给了我们夫妻俩工作,有个安稳的住所。”何元新说,他所做的,只是在回报大家。
除了精神慰藉,环卫工们还获赠“清凉礼包”
环卫工看得开心,演员们也备受鼓舞。“观众的热情,让我越演越有劲。”锡剧演员杨秋池说。杨秋池年仅14岁,却已有多年舞台经验。受家庭的熏陶,她从小喜爱锡剧,小学毕业后,她考取江苏省戏剧学校锡剧班,并获第19届全国小梅花荟萃地方戏金奖等荣誉。在演出《庵堂相会》折子戏中,她把少女赴约时忐忑和欣喜表现得淋漓尽致,获得观众阵阵叫好。
除了给环卫工奉上“精神大餐”,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还准备了300份“清凉礼包”。每份礼包中,除了毛巾、肥皂等生活用品,还有清凉油、十滴水等防暑降温用品。“希望这些礼物,让环卫工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来自锡剧团的一份关爱。”孙国强说。
“公益演出是一种对社会的感恩。”孙国强非常感谢现代快报牵头,携手淮海路社区、星火公益发展中心一起组织了这场活动。他希望以后多与快报合作,把文化艺术惠民工作一直做下去。